眾所周知,摳門是一個不太光彩的詞語。
這個詞起源于某財主,性格貪財,一日去燒香去了寺院,發現這寺院的門刷了金粉,當場把金粉從門上扣下拿走。這之后,就把吝嗇的人形容為摳門。
在網上有著這么一幫人,不僅不認為摳門是貶義詞,還組起一群網友討論如何節儉生活,用的生活成本維持生活,每天分享自己的節儉妙招,并樂此不疲。
這里面有一位摳組大神,靠著摳門九年買了兩套房,一度成為傳說人物。
近期她的故事也被拍成了節目,節目一經播出后就引發網友的罵戰。
很多評論尖銳指責道:“這是生存,不是生活”;“買了房子不會也舍不得住吧?”;“短短一生,何必呢?被房子綁架了人生。”
這些輿論讓當事人王神愛有些不知所措,因為節目的時間很短只有半個小時,而且為了話題性也著重說了她摳門的細節,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她摳門買房,就開始駁斥她這收緊消費的生活態度。
正所謂管窺蠡測,無法知曉真相,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摳組大神,看看光環下是什么。
首先,圈出一個重點,那就是時間,因為時間不同房價不一樣。如果畢業九年那么按照時間推算,她畢業的時間是2012年,那會的房價到底是多少呢?
筆者調查了下就算是南京那會的房價均價也未超過一萬。
又從當事人處得知,當時她買的不過是山東三四線的城市,面積只有三十多平,房價不到三千塊有優惠,入手的時候花了十萬左右。如果是這樣的套房,對于普通人來說難度也不是很大吧?
當事人解釋,之所以能買第二套房子,是因為把這套山東的小房子賣了。
王神愛入手的山東房子因為學區好,入手的幾年之內房子價格飆升。于是,她賣了套房,然后用賣房的錢撬動了第二套南京房產的首付。而她當年入手的第二套房是2015年,因為使用了公積金買房,其實還款壓力并不大。
大家都知道2016年那波房價暴漲,后面南京的房價一路高漲到如今的價位。
寫到這里,筆者不佩服她的節儉,只感慨這種能趕在房子升值前入手的人太好運,這種運氣是不可復制的。
在她的論述里,她不是倡導摳門,而是倡導開源節流,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,扣只是一種守財的方式,只是個人選擇。她從事的行業是高薪的IT技術行業,這樣看來,買對房、入對行都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。
摳組大神的背后其實不是靠著摳門攢出來的,而是集合了天時地利,如果她當時沒有買到那套學區房,或許第二套房首付難度就會變大,或許就趕不上2016年的時間窗口。如果她的行業薪資不高也就無法負擔第二套房產的月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