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處年少時,兇惡逞強,任俠使氣,成為鄉里的一個禍患。加上義興的水里有一只大蛟,山中有一只兇猛的老虎,義興人稱作三害,而周處尤其是最厲害的。
有人勸周處去殺虎斬蛟,實際上是希望三害中只剩下一個。周處就殺死了老虎,又進水里去殺蛟。蛟在水中有時浮起、有時沉沒,行走了幾十里,周處和它一起搏斗,經過三天三夜。
鄉里的人都說周處已經死了,互相慶賀,但周處殺蛟回來了,他聽說鄉里的人相互慶賀,才知道自己是人們心中的一害,因而有了悔改之意。
于是,從吳地出發尋找陸機、陸云,平原內史陸機不在,清河內史陸云,周處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他,并說想要自我修養改過,但恐怕光陰虛度這么久了,最終不會有所成就。陸云說:“古人推崇人應該有追求,說:‘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’何況你前途無量,而且一個人擔心的是不立志,又何必擔心名聲是不是顯赫呢!”周處于是改過自勉,后來終于成為忠臣孝子。
故事簡評
本篇寫了一個頑皮的小孩,成長為一個為民除害、忠于國家的英雄人物。它以故事為基礎,作了藝術夸張。如寫周處斬蛟,在水中斗了三天三夜,這便是正常人辦不到的事情。
故事原書介紹
《世說新語》六朝軼事小說的代表作。作者是南朝劉宋時代的劉義慶。劉義慶(公元403-444年),劉宋王朝貴族,襲封臨川王,曾任南袞洲刺史、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。愛好文學,招納文士。
《世說新語》一書,分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、方正、雅量、識鑒等三十六門,記錄漢末、魏、晉時代士大夫的遺聞軼事,以文字精煉傳神著稱。后世軼事著作大多模仿此事,但沒有哪一本趕得上它。蕭梁時代的劉孝標為此書做注,引用他書達四百余種,是極有價值的著名注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