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的書越來越多,原來的書柜已經放不下,就又訂做了兩個書柜。周末,家具店里的兩位師傅給送了過來。可是,等大家滿頭大汗把書柜抬上五樓時,卻發現一個大傷腦筋的問題:房間尺寸量小了五厘米。原本打算把它們與電腦桌并排連放在西墻,這樣一來則放不下了。
兩位師傅提出了一個方案:把書柜兩側多出來的榫卯部分鋸掉,至少能有五六公分的余富,即可以塞進去了。
可這樣一來書柜就成了殘廢,我舍不得。師傅們又搬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,很遺憾的走了。妻子說:“要不,請個木匠師傅把電腦桌鋸一塊?”我搖搖頭,又一次把兩個沉重的書柜放于西墻、北墻各一個,成直角形,但總感覺不對勁。我泄氣的坐在地上,想不出好辦法。唉!當初沒想的那么好,難道就因為多出來五厘米而泡湯了不成?
上五年級的兒子眨巴著眼睛,左看右看,忽然說:“爸爸,非得放在西墻這里啊?你看,換一面墻試試,把這兩個書柜放于東墻,把那個書桌挪過來不就行啦?”
這主意不錯!我趕緊拿來尺子,嘿,書桌長度恰恰比書柜短了二十厘米,正好放下。說干就干,等一切安排就緒,還真行,東墻西墻各自為排,反倒比先前設想的還要順眼、均衡的多。
原來有些事,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,而是我們當初的一些想法阻礙了我們的思維方式。看似無解的方程式,或許比預想的結果更好,只需要換一面墻試試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