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記一-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,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。
聽,窗外是繁花落盡聲。看,床頭是嫩葉破土影。憶,墻邊是故人嬉笑容。思,門前是戰士出征音。
夏季潮熱,屋內山堆似的作業更是火上澆油。內心悵惘不禁暫放手中筆桿,起身逃離這一切......漫步在綠蔭中,感受風的律動,大腦思緒萬千,好似又回到了那個灰色的春節。
武漢危機,中國危機,民族危機。仿佛噩夢一般,那殘忍的夢魘正張開血盆大口,瘋狂地吞噬著人世間所有的的美好,止于瞬息風暴之下便只有無盡的沉淪,只余麻木的軀殼。
天地浩蕩,警報拉響。烏云籠罩下的城市奄奄一息,微弱的呼叫究竟是在等待誰的救贖?“轟隆”一聲巨響,點點星光里一群人披著星戴著月,慢慢走進黑暗,用血肉之軀撕開迷霧劈破陰云,用一己之力為人間帶來些許溫暖,給瀕臨絕境的人帶來希望。遙望著他們的背影,不覺沉思:是神亦是仙。但他們不是神仙沒有法力,他們不是上帝沒有權能。只是蕓蕓眾生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,平凡而又普通,渺小又不起眼,卻能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,為民族筑起鋼鐵長城。
舍棄一切墜入深淵,用予之軀換卿之長生。
事隔境遷,情懷未改,追憶往昔,大有人在。
回顧歷史的長河,耳畔似乎又響起了金戈鐵馬的響聲,眼前仿佛又浮現了征戰沙場的英姿。,“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”古時的人們更是為國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。如辛棄疾,他自小苦練劍法,生于亂世不滿金人的侵略,想
要收復失地為朝廷效力,卻因年少血氣方剛風頭太盛被忌憚被棄用,只能將一腔熱血盡
訴于一只羊毫軟筆,將報國之志傾注于詩詞歌賦。他受盡冷落,但在外敵來犯時,卻毅然抱病上陣用殘余的全部氣力與敵人殊死決戰,只為捍衛國家,保衛人民。
古往今來,有志之士層出不窮。他們不盡相同卻又相似,都能為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危,拋棄所有誓死詮釋“召必回,戰必勝"的誓言!用人肉之軀撕碎世間所有遮擋希望的迷霧,以永墜閻羅的代價換取冀望的新生,支撐他們的只有無盡的愛國之情
回到家中,不覺得掀開厚重的作業本,又開始了與作業抗爭的進程。雖我年少,但志存高遠。愿自己的明天能為國家建設增添光彩。
苦難中磨練,困境中重生。希望今后能與國家共同奮斗,舍世間所有浮塵,換國家與你我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