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葦有竹子桀驁不馴的品質,有菊花臨霜盛開的精神,有谷物成熟后垂拜天地的感恩情懷。深秋里,一望無垠的蘆葦翻涌著浩浩蕩蕩的波浪,蘆塘葦蕩擠不下日光月影。西風蕭瑟,蘆葦相搏,猶如霸王披甲,武士揮戈操槍,儼然一片戰場廝殺之景。
冰雪消融之際,蘆葦犀利如錐針刺破凍土殘寒,為大地帶去一絲活力。過不了多久,錦繡大地便青翠碧綠,充滿生機。炎炎夏季,搖動的蘆葦猶如千萬面綠色的旌旗,引領著蛩的吟唱;金色的秋天,纖纖玉手采集著蘆葦的花絮,裝填美人的繡枕,承載著鴛鴦戲水的夢境;酷寒的冬季,可將蘆葦的“冰肌玉骨”編織成席,鋪覆在莊稼人的屋頂上抵御風雪。在攝影家的鏡頭里,常有幾桿綻放飄展的蘆花撫摸著不甘心的夕陽無言西下;情人的夢中,時時閃現出一輪圓月掩映在從從蘆花中的美景。孤獨的江渚,蜿蜒的河邊,千年的沼澤,萬年的沙海,一束束,一叢叢,一彎彎,一片片,哪里沒有蘆葦的身影。
沙家浜、白洋淀的蘆葦蕩里曾經響起雁翎隊剿滅倭寇的槍聲。凍云黯淡天氣,一桿蘆葦便是一支畫筆,悲秋的詩人蘸著夜雪寒霜書寫天地;一片蘆葦猶如千萬桿天帚可將蒼穹的陰霸掃凈。榴花初放時節,三兩枚葦葉擰成葦哨吹響了我歡樂的童年;千萬枚葦葉在母親們的手中鋪展,飄溢著谷米的芳香來把中國的端午包裝。小時候曾在蘆葦蕩抓魚摸蝦,捉迷藏過家家。葦葉纏頭,葦桿做槍,我扮上新郎,她扮上新娘,長大成人她卻遠嫁他鄉。如今再來蘆葦蕩,水中似乎還倒映著她俏麗的模樣。蘆花飛絮,發染白霜,蘆葦依依,心中悲涼。
蘆葦在古時又稱蒹葭。《詩經·國風·秦風》有云:“兼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央……”正謂此也,歌者鄧麗君極盡樂技,將此演繹成歌曲《在水一方》,聽來柔媚婉轉,曲調悠長??梢姁厶J葦者古今同律也。我愛蘆花,它不惹俗脂艷粉,同樣美名天涯;我愛蘆葦,它不用修飾雕琢,在我的心里卻流動著翠竹的簫聲笛韻。